发布时间:2025-10-08 人气:
足协选帅也是闹的风言风语,也是各种消息满天飞,令人遐想。当然了,我等吃瓜群众都是瞎想。
从卡纳瓦罗,内斯塔、小克鲁依夫,哈维尔、乔迪等国外名宿,到国内的高洪波、邵佳一、于根伟,等等,是有支持也有反对的。各说各话吧!
不过有一条消息还是把我吓了一跳,那就是据国内媒体报道,国足依然采用“外籍主教练与中方教练组”的混合模式。
这个消息真假不好说,但是凭借笔者的经验,恐怕不是空穴来风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这种模式不是第一次,有过这方面的尝试。而且是屡试不爽。
如此这种办法是进可攻退可守。
如果洋帅不听话,或者是成绩达不到预期,那么直接用中方教练组取而代之,避免出现空窗期。如果洋帅战绩出色,那么中方教练组也是功不可没。
另外,有个中方教练组,可以很好的贯彻足协的意图,防止洋帅自以为是。当然了,也可以偷师学艺。
等等。
总之就是好处多多。
真的是看似是万全之策,看似是高大全,是两头取利。当然了,也是首鼠两端,非常骑墙。
如此这般,也反映了足协的不自信。并不相信自己选帅的眼光,是怕看走眼了。所以,从一开始就有补救措施,有应急预案。
还说明了足协不自知,对自己心里没底,对选的洋帅也是将信将疑。
所以弄了一个很有中国足协特色的模式,美其名曰是互补,是由中方教练组做桥梁,等等。
总之就是理由多多,也是很稳妥。
但是恕我直言,如此这般恐怕是从起点,从源头埋了一个雷。要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,可足协却是反其道而行之。弄不好就是弄巧成拙,就是两头落空,凭空制造矛盾。等等。很奇葩,但是也很符合足协一贯以来的作风和做法,总之就是活久见了。
有些事儿,我们能想到,洋帅也会想到的。一句话,如此这般是稳妥吗?更多的是不妥。是自作聪明,是自以为是,是中庸,更是平庸。
所以真的希望,所谓的“洋帅+中方教练组”的模式是传言,是胡言乱语。